close
本文刊於友聲雜誌423期
對我而言,這次相遇是一段相知相惜的回憶。
和哈佛學生的淵源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名牌學校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這次與台大交流的朋友是世界頂尖學府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哈佛法學院的學生,每年定期有個「Asia Program」,拜訪亞洲不同的國家,旨在文化交流,與當地學生互動學習。這次在台灣共停留了一個星期,期間拜會五院,並且和前台北市長馬英九先生、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先生會談,對台灣的行政制度有更深刻的認識。另外,他們還特別拜訪台灣大學,在2007年3月29日下午舉行了一個簡短的座談會,就經濟、文化和教育等議題交換意見及想法。
能夠與頂尖學府學生交流,收穫必定不少,因此在朋友的邀約下,我二話不說就答應當擔任接待。我們唯一要做的事情是簡報,但究竟什麼樣的簡報才能讓哈佛學生更深入了解台灣?這簡報既要兼顧廣度,也要有深度,經過一番討論後,我們選了三個和彼此較相關的主題:教育、經濟和文化。
教育是國家未來的基礎,也是現在和學生最息息相關的課題,經濟是人民生活的命脈,台灣過去的經濟奇蹟,以及現在的科技產業,都是值得讚賞的一頁,文化就是每個人的生活,從食衣住行育樂,樣樣都代表了台灣的多元及活力,而我最後選擇加入的是文化組。
這次哈佛法學院台大接待團共有十八人,成員遍佈各系,背景也都各不相同,有經濟系、法律系、法律系還有電機系、…等,我們這組有六個人,主要討論的就是台灣文化。台灣是一個豐富且多元的海島國家,全部說完可能要花上好幾個鐘頭,如何在五分鐘內壓縮全部內容,就變成我們最頭痛的問題。談到可以代表台灣的人事物,「台灣之光」王建民絕對是首選,自從去年單季在美國大聯盟拿到十九勝後,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此外,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亞洲小天王周杰倫,也是台灣的知名代表…。最後,我們決定了五大方向,分別是棒球、音樂、電影、服飾和食物,再從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元素中,衍伸出我們想要向對方表達的內容。
他們是誰?
「Who are they?」一直是我想問的問題,這些全世界首屈一指、經過層層關卡挑戰後才能進入哈佛法學院的學生,究竟是誰?英俊高挺?高不可攀?能言善道?為何想要來台灣台灣?對台灣的看法?…這是我第一次和哈佛學生面對面的接觸,對這些世界菁英有太多的好奇想要探尋。
三月二十九日下午,這些答案即將揭曉,站在位於國際交流中心四樓的會議廳,我們身著西裝,以期待的心情歡迎這些遠道的訪客。幸好,當眼神交會的第一刻起,我即感受到對方無比的親切。來訪的十多位團員中,大概有一半是黑頭髮的黃種人,而且有十二位成員會說中文。
座談會的一開始,是台大學生的簡報,就之前選定的三大主題,分別有五分鐘的報告時間,這個階段主要是讓哈佛代表們有最基本的認識,以方便接下來的討論,在這十五分鐘內,每位講者無不使出渾身解數,用圖片文字以及生動的表達技巧,讓台下的聽眾們更快掌握住想要表達的重點,簡報結束後,主席將全體代表分成三組,並且和簡報的學生做更進一步的交換及分享。
跨國的對談
我們這組依然是文化組,對此一主題有興趣的共有六位哈佛學生,兩方人數正巧相等,於是大家很自然的面對面坐下來,並用流利的英文交談。席間,我邀請對方就剛才的內容提問,他們馬上問了幾個問題,像是,「你們怎麼看待中國電影?」「誰是現在台灣最流行的歌手?美國歌手在台灣紅不紅?」之類云云。
雖然這只是二十五分鐘短短的討論,我還是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和哈佛學生對談,在整個討論中,我扮演著一個主席的角色,一方面要讓流程順暢,也要言之有物。我發現兩邊的同學都很主動積極,也能夠用流利的英文表達自己的想法及見解,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加上對方本身就有很高的學識,談起話來也相當愉快,對我們而言,這是一個很棒的回憶。
難忘的晚宴
為了讓彼此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哈佛學生邀請我們共宴,來到位於學校不遠的神旺大飯店,享受中式美食。這是他們特別要求的,希望可以嚐嚐台灣的食物,正如前面提到,哈佛大學的學生中有一半以上會說中文,具有亞洲血統的人也約莫五分之二,因此這樣的食物,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台灣文化最貼近的一面。
坐在我左邊的人是Andrew Aqui,我是他這次參訪的「小天使」,負責接待並介紹台灣文化。Andrew來自美國聖地牙哥,並且畢業於加州大學,2007年寒假期間到菲律賓擔任志工,幫助當地工人、幼童及一些社會邊緣人。我很欣賞他的經驗,尤其自從暑假從土耳其回來後,感觸更是深刻,很快的兩個人就聊開來,談一些菲律賓及土耳其的現況,並就我們兩個做的義工活動交換心得及想法。
律師的價值
我曾經讀過一本書《丹諾自傳》,他是美國一位偉大的律師,畢生為窮人和社會中下階級辯護,立志維護社會正義及價值,他認為律師就該擁有正直感和熱情,而不是一位的以賺錢為己任,所以最後他雖然沒辦法成為很有錢的人,但卻成為萬古流芳的律師。看到眼前的哈佛準律師,我忍不住又問道,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想要進入法律這一行,學成後又希望為社會貢獻些什麼?
跟我同桌的還有幾位哈佛法學院學生,他們大多來自亞洲,其中有個名叫「Florence」的台灣女生,他雖然會說中文,但卻是土生土長的ABC,偶爾才回台灣,大多時間都是和美國的家人相處。2004年從萊斯(Rice)大學法文學系畢業,後來就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在與他的交談中,我問了一個問題:「當律師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她笑笑的說:「我現在也不知道,但我想要幫助別人。」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回答,對於一個學電機的學生而言,我們只知道如何達到目標,如何寫出較有效率的程式,如何專心投入研發,並且發展新的技術。老實說,這的確又點狹窄,坐在電腦前面,一心只想寫完程式,並且嘗試一步步的除錯,以達到最完美的結果,這就是所謂的工程式訓練。然而,真實的社會是活生生的,是多元有趣,是充滿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單一式的工程訓練很可能讓我們理工人變成只會操控電腦機器的專家而已,卻不知如何關懷社會,擁抱真實的人生,這是我們理工人該時時省思的。
哈佛法學院亞洲訪問團
這次哈佛大學共有十五位代表,在短短的一個晚上,雖然沒辦法和每個人都深入交談,了解彼此的想法,但至少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從這些世界精英的身上,我看到了哈佛學生的特質,在他們言行舉止中,並沒有看到驕傲,而是一種自信。在他們的世界中,舞台是寬廣的,視野也是遼闊的,而不只是侷限在一個小小的框框內。
而我們和他們的相處,就像一般的朋友,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分享,互相表達自己的看法,就算你提出了一個錯誤的論點,也沒有人會笑你。這是一個團隊,一個互相包容的群體,在這裡面,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彼此尊重。我喜歡和他們相處,因為總是可以發現很多有趣的想法,這就是一種交流,一種自然而然的交流。
茫茫人海,相逢自是有緣,更何況「有緣千里來相逢」,不知道何時我們會再見面,但我是一個樂觀的人,這個世界很大,也很小,很廣,也很窄,世界是平的,人與人間的距離也無形中減少。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視訊面對面的聊天,已經不是夢,我想有一天我們都會再見面,到時候我會說:「Hey, you guys are the cool Harvard students!」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