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索菲亞教堂建於距今約一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是當時帝王征服伊斯坦堡的重要象徵,隨著時代的變遷,城市的易主,各個統治者陸續建立了許多不同的建築物,然而,聖索菲亞大教堂依然屹立不搖,成為歷史上最重要的文化遺產。後來,鄂圖曼帝國攻佔伊斯坦堡後,當時的大帝便在教堂內建起了喚拜樓,並加上許多伊斯蘭教圖騰,於是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的結合就在此刻誕生了。


今天是星期四,也是我頗開心的一天,俗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如今,我深刻體驗到這句話背後的意義,兩位來自台灣的大學朋友,來到土耳其自助旅行,並順道來到伊斯坦堡遊玩,見面的那一刻,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感動,因為我在這裡一個月來,他們是我第三次遇到的台灣人,而且是大學時候的好朋友。

下午三點整,我的工作結束後,我們約在八號捷運站sultanahmet相見,同行還有五位土耳其朋友,於是一行八人就這樣浩浩蕩蕩進入了聖索菲亞教堂。說到土耳其的售票制度,不得不讓我佩服政府對當地人的貼心,一般旅客須花十里拉(相當於新台幣兩百元)進入,而當地學生則完全免費,充分表現出政府的特別照顧,如果台灣哪天也能這樣,我們應該又可以省很多錢了吧!(心想…)

進入教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美輪美奐的玄關,左右各有類似拱門的造型特色,綿延約幾百公尺,中間還擺放了許多當年的遺跡,牆上則掛著聖索菲亞教堂的歷史簡介、圖片及功能介紹,儼然成為一座活博物館。簡單看完介紹後,我們踏入了這座千年教堂,眼睛突然為之一亮,其正廳的設計風格,不難想像當年的威勢及氣派,高聳及天的屋頂,上面畫了許多基督教的聖經故事,其圖畫的交界點,掛上了伊斯蘭教的圖騰,分別為穆罕默德、阿拉和許多教徒信仰的人物。而大廳的正前方上頭則是耶穌基督的圖像,下方則是朝向麥加方向的伊斯蘭教光明圖騰,潔白無瑕的大理石,就是他們心中阿拉的化身。

接下來,我們來到左右殿堂參觀,這裡就屬於基督教的風格,不僅掛了一排懸掛式蠟燭,週遭還可以看到基督徒禱告過程中該準備的步驟,其中最令我好奇的是許願洞,又稱濕洞,這個洞位於大廳石柱的牆上,其大小正好一個拇指的寬度,順時針方向在洞口上繞一圈,就可以讓自己的願望成真,而又稱濕洞的原因是,當你旋轉的那一刻,指頭上會感受到一股濕濕的涼意。經過千年的洗禮後,這個洞越來越深,也可以看到許多人旋轉的痕跡,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美夢成真。

一樓參觀完後,我們沿著兩旁的小門,爬上了二樓,在這裡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教堂頂端的圖騰,並且俯視整個大廳,這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讓我在一次體驗了這座建築之美。我往下望去,遊客已經將大廳擠的「水洩不通」,似乎很難想像當年做禮拜時,盛大的場面及莊嚴隆重的典禮,或許這就是時代賦予我們最大的使命吧!那就是每個年代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我離開了教堂,離開了這座千年古蹟,在踏出門的那一刻,回頭看,那雄偉的外觀,還是令人震驚,發人深省。時代變遷,不變的還是這教堂內的初衷及目的,如今,我們站在歷史的頂端,要看的並不是現代人多偉大、多令人驕傲,而是我們的渺小,並且謙卑的學習這世上的一切事物,這個才是這座教堂存在千年以上的意義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ve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