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祖,故鄉,很遙遠;回家後,又覺得第二個故鄉很遙遠,但它們都是一樣清晰…
這是我的第二次返台,一樣的期待,卻又帶有一點點思念。我似乎已經習慣了馬祖的生活,習慣它的好山好水,習慣看著星星,等待流星的到來…
合富輪載著滿腹思鄉的遊子,緩緩駛進基隆港,守候多時的親人,東望西瞧,找尋許久不見的兒女。這樣的場景,每晚都發生在基隆港內,見到親人的感動,只有分隔多時後才能體會,也許每個人回家的計畫不同,但在下船的那一刻,每個人都是開心的。
回顧這五個月的生活,從一開始的陌生感,漸漸變成對這片土地的熱情和進一步探索的動力,而部隊的忙碌作息,也讓我淡化新環境的排斥感,漸漸產生一種家的歸屬感,就像是第二個故鄉。
走在馬祖街道上,親切的阿姨們早已習慣我的招呼;走進圖書館內,小朋友們認真讀書,偶爾和我嬉笑打鬧,接著又認真問我不懂的數學;走進小吃店內,店員已經知道我要點的料理,就像歡迎老客人一樣,和我閒話家常。賣水果的攤販,開計程車的大姐,出海捕魚的大叔,以及做魚麵的阿嬤,這些馬祖在地人的真實側寫,已經融入我的生活中,就像鄰居般一樣熟悉。
「馬祖很單純啊!全部就這麼多人,隨便一個小八卦就會傳遍全村了。」當初志工媽媽半開玩笑地說了這句話,現在想想,同島一命的大家庭生活,的確緊密著連接彼此,就連我們這些十個月後就要離開的軍人也一樣。
因此,我把握每次島休的機會,穿梭在大街小巷內,聽聽在地人的故事,參與他們的活動,並且多認識一些馬祖。
每到週末的時候,海上獨木舟的活動就熱烈展開,有一回,應當地民眾邀請,我前往塘后沃沙灘,欣賞正在上演的「獨木舟秀」。看著沙灘邊載浮載沉的獨木舟以及遊客此起彼落的嬉笑聲,背景是無盡的海,右邊是飛機場跑道,左邊則是螺山與蚌山,恨不得立即跳入海中,可惜礙於規定,只能在岸邊觀看,不能走近沙灘一步。
村莊內的圖書館,是當地學生休閒的好去處,常常可以看到小朋友三五成群讀書、欣賞影集,或者使用電腦。有一回,圖書館舉辦了「好書交換日」活動,邀請鄉民共襄盛舉,捐出好書與他人交換。我帶著湊熱鬧的心情前往,全村的學生幾乎都出現在圖書館前,挑選自己喜歡的書,也不乏許多阿兵哥的參與。
老實說,馬祖的假日也很安靜,只有在大型活動時,大家才會扶老攜幼出門,此時街道上也難得出現「人潮」。
馬祖的美食很多,魚麵、魚丸和地瓜餃都是大家常聽到的名詞。有時候,吃膩了連上食物,我就會和幾個朋友,前往當地風味小吃館,品嚐在地小吃,例如:酒糟炒飯、馬祖漢堡、炒魚麵等等,如果心情再好一點,一條清蒸黃魚配上淡菜、竹“虫聖”也不錯吃,只是荷包就會有點吃緊了。
八月份,是弟兄的大退潮期,許多朝夕相處的好夥伴都已離開這座小島,展開美好的人生。世代交替,代表新血又即將加入部隊大家庭,看著老朋友的離開,心中也許會有些感傷,但看著他們完成對於國家的義務,內心也十分開心,而一個個離開的同時,自己退伍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習慣了枕戈待旦的日子,習慣了滿天星空的夜晚,對我而言,馬祖已經是我的第二個故鄉。我坐在電腦前面,眼前的車水馬龍敘說這座城市旺盛的生命力,然而,數不盡的星星變成奢華的享受,蟲鳴聲變成喇叭聲,月光變成燦爛的霓虹燈,場景變了,故事也變了,但它是我的故鄉永遠沒變。
即時很遙遠,也是如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