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霖 撰文
七年級生是草莓族!?這個論點被提出來後,立即獲得社會上熱烈討論,有些人認為七年級生是安逸的一群,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卻沒辦法接受社會上殘酷的磨練;另一群人認為,七年級生最大的優勢在於國際觀及豐富的創意,只要他們可以好好善用它,未來將無可限量。然而,這個答案究竟是肯定還是否定呢?以下三位交大人,將用實際行動證明給你們看。


本次專欄承襲六月畢業風,向讀者們介紹在學校活動上有傑出表現的三位同學,分別為AIESEC全國領導人才訓練營暨全國大會總召 管科95郭建華、外文系畢業公演總召 外文95林佳蓉及丙戌梅竹後援會總召 電工95陳香妤,藉由對話方式,進行活動經驗的討論及分享,讓各位感受到新一代年輕學子的創新、活力以及不屈不饒的堅持精神。

活動簡介
AIESEC全國領導人才訓練營暨全國大會
AIESEC in Taiwan成立於西元1964年,至今已有四十個年頭,一直以來為培養具備國際觀的未來領袖而努力。透過AIESEC的交換計畫,送出了數以千計的青年學子前往世界各國研習,同時也接待了許許多多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前來台灣的企業研習體驗台灣的文化。2005AIESEC全國領導人才訓練營暨全國大會,為AIESEC in Taiwan一年一度的幹部訓練大會,主要參加人員為AIESEC 十四所分會重要幹部,旨在各校幹部之交流、共同推行專案計劃運作。

外文95級畢業公演
外文系畢業公演,是歷屆畢業生的傳統,希望透過舞台劇的方式,著重在文化內涵、生命意念以及人本精神,將四年的所學,呈現在世人面前。今年交大外文95級畢業公演,打破以往不成文的規定,為整個戲劇注入新鮮及活力,並將舞台搬到新竹市立演藝廳,與市民朋友分享,實為新竹文藝代表作之一。

丙戌梅竹賽
梅竹賽為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之間每年必辦的大型競賽,架構上分成籌委會和後援會,前者負責三天比賽進行,後者則為推廣活動。自1999年起,交大梅竹後援會開始將梅竹賽推廣為全新竹地區的年度盛典,讓兩所學術風氣鼎盛的名校和新竹在地建立起關聯性,並將兩校學生的活力和熱情傳達給新竹市民,進而讓梅竹賽能在國際的舞台上展露光芒。


籌備過程甘苦談
AIESEC全國領導人才訓練營暨全國大會
聊到籌備過程,郭建華開頭就說了一句話:「沒在怕的啦!」整個大會的籌備期共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最早追溯到2004年4月29日的總召選舉。「這真是一個很長的戰役,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從一個沒有任何資源的校內社團變成一個全新竹聞名的大型活動,這背後的動力只是一群學生的傻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最後終於完成夢想。

整個籌備過程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是磨合期,在2004年的5月到9月這段時間,主要是招募各組組長,並且和團隊確定整個活動的架構及核心概念。郭同學回憶道,這是一段最辛苦的過程,那個時候正值暑假期間,大家常常要遠距離開會,有的時候還必須召集大家回學校,而且常常開個會就花掉一天了。由於大家先前沒有太多活動經驗,因此一切都從零開始,固然辛苦,但這種相互支持、砥礪的感覺,卻是一輩子都很難忘的回憶。

第二階段是招募期,也是嘗試錯誤期,大概從九月份到隔年二月,在這段期間內,大會共招募了十幾位新血,並且在2005年的寒假時期,舉辦了一個先鋒營的活動,此舉主要是希望讓新加入的成員們可以趕快進入狀況,並且對整個大會活動及核心理念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將來專案的執行。另一方面,行銷組的成員們也開始第一次的公司聯絡,不過都沒有太大進展。

第三階段是衝刺期,從2005年3月到7月初,這段時期可謂最繁忙的時候,各組都已經進入戰鬥狀態,不僅有份內要做的事,也有跨組別的合作,而大部分的贊助金額也在這個時候入賬,大大提昇團隊的士氣。郭建華笑說:「我已經不知道多少天沒有正常睡覺了,常常開會到兩三點,醒來後又要繼續戰鬥!」對於他而言,這段日子最大的收穫就是朋友間互助的感情,以及完成夢想的衝勁,當每個人都堅信自己即將成功時,背後所產生的龐大動力,才是最值得回憶的部份。

外文95級畢業公演
聽完了AIESEC的故事,另外兩位受訪者也略有同感,並且小小的討論了一下,接著,輪到林佳蓉分享。她提到整個畢業公演的籌備過程大約半年,從2005年6月到2006年1月,共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六月份到九月份是故事的開始,也是最辛苦的一段,林佳蓉回憶道「我們這屆同學一開始對畢業公演不太熱衷,也沒什麼感覺!」然而,就在大三下學期結束前,大家的危機意識越來越重,於是一些以前校長盃的工作人員,開了小組會議,並在班會中正式選出了總召,也就是她。

為了這個龐大的活動,林佳蓉詢問了許多學長姐意見後,將以往的組織架構略為修改,由總召統籌,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專長以及善用學生自我的時間。等到架構大致確定後,接著就面臨到最直接的問題,選劇本及角色,對她而言,這是意見紛爭的時期,彷如三國時代,加上暑假快結束時,臨時又更改劇本與導演,對於團隊的影響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她因為上帝的帶領,倒認為危機就是轉機,走對方向,對未來絕對是好的。

前期該討論的事情大致完成後,團隊正式進入第一階段磨合期,從2005年9月到10月底,整個外文系內大規模徵才,並且擴充到行政方面的組別,例如:公關組、舞設組、…等,人數也從原本的十人以內成長到三、四十人的大組織,這段期間的訓練、討論,是許多新手的入門必修課,當然也慢慢拉近彼此間對活動的認知,以便於活動繼續的運作。

2005年10月到12月是畢業公演最關鍵的一段時間,不僅要有贊助金額入帳,其餘媒體宣傳、網站製作、劇本排練、音樂製作、…等等工作都要同時進行,林佳蓉回憶道「最辛苦的莫過於這段時間了!」她常常要跟不同組長開會,也必須親自下去指導,有時作夢甚至還會夢到開會情景,雖然非常辛苦,但卻甘之如飴,在她眼中,外文系有史以來最大的活動能夠順利演出就是那時候最大的心願了。而最後一個階段就是公演完到現在,除了一些後續的紀錄及回饋外,已經沒有太多的事情,能夠看到活動如此成功順利,她心中的大石頭砰的一聲碎了,欣然的結束這一小段訪談。

丙戌梅竹賽
聽完了前面兩位同學的分享,陳香妤也侃侃而談起來,就這個主題,聊聊她自己的想法及經驗。她回憶道,跟丙戌梅竹賽的淵源起自六月份的一場巧遇,當時,她遇到了目前學聯會會長,電工96劉家宏同學,也就是此不解之緣的關鍵人物。

陳香妤本身亦為電工系的學生,大一時,因緣際會下加入梅竹後援會,從學長姐的薰陶中,慢慢認識了梅竹賽,對於辦活動有一股熱血的她,見識到了梅竹賽中清交兩校的盛況,心中暗暗萌生出一股衝動以及辦活動的勇氣,在與劉同學長談後,終於決定承接下來,開始了一段屬與自己的不悔之路。

「梅竹是全校性的活動,也是清交三十多年來的傳統。」有了如此認知後,陳香妤也意味到自己的肩擔更重了,「既然答應了,就不要後悔」於是擋在最前方的石頭就是如何尋找自己的團隊。為了兼顧各系同學,她一開始就抱著不要只找同系同學的主意,而應該廣泛接受更方意見,找到最佳的人選,從2005年6月到8月這段時間,她拜訪了很多前輩及交大校內菁英,學習經驗並且邀請同學加入,終於在九月中旬時,找齊全部工作人員,共45人。

除了尋人以外,這段時間也是團隊整合的重大期,大夥一起思考今年梅竹賽希望傳達的想法及概念,並且衍伸出五花八門的大活動,為了媲美於前,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團隊成員在思考時,更加上許多屬於年輕人的創意,例如:千人殺蛙大夜烤、十八尖山路跑、…等活動就是在此時埋下開花的種子。

當全體工作人員對活動有基本認知後,每個小組就要各自出動,因此,2005年9月到2006年2月,為期半年的時間,是大家最忙碌的時候,行銷組成員負責拉贊助,活動組負責舉辦活動、紀念品組設計精美紀念品,大家都有自己需要達成的目標及時間表,而龐大的組織動了起來,也代表著丙戌梅竹悄悄成型。隨著時間愈來愈近,工作量也越來越大,此時工作人員的辛苦常常不自覺的表現在臉上,此時的她便會常常鼓勵其他人,「先苦後甘」能夠看到活動成功的喜悅,一切辛苦就值得了,最後,大家也一同見證交大奪得五連霸的歷史紀錄,爲這九個月短暫但卻難以忘懷的時光畫下休止符。

七年級生的創意
年輕人,有的是新奇想法及熱情,還有一股不怕困難的勇氣,這也是三位受訪者的特質,接下來筆者將在繼續深入報導,探討七年級生背後的無限創意。

活動的創意,首先來自於團隊間的腦力激盪,郭建華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心有餘悸」的說,長達好幾個小時的會議,幾乎快把人榨乾了,不過最後有了不錯的想法,倒是覺得很欣慰。他提到AIESEC的創新主要是「內部活動外部化」,透過大會宗旨「連結」,聯繫社會上不同層面的組織及企業,例如:新竹市政府、紅十字會、…等,透過社會上的支援,以及工作團隊對活動品質的要求,建立起雙方的信心,以至於最後的全面支持,都是這次大會的創新點。

另一方面,就活動來說,新竹之夜及國際嘉年華會是大會的突破之一,同時也是新竹市第一次完全由學生獨力舉辦籌畫的大型晚會,利用地方文化活動,讓交大學生及新竹市民產生更多的共鳴,不僅可以感受到學生的活力,亦可體驗地方風情,一舉數得,在此筆者定義為「突破型創新」。

接著,在外文系部份,林佳蓉強調,往年這個公演都沒有很多校外人知道,因此提高了對外宣傳的難度,為了架構出不同以往的規模,他今年做出了三大突破,一是「活動專業化」,以正式劇團的心態,來面對接下來的每個細節,以專業的角度,提供觀眾感官上的享受。二是「組織架構化」,用區塊式的管理法,勾勒出每個團隊間的連結性,並且由上往下,清楚定義其架構。三是「提昇活動層級」,走進新竹市,公演不再只是一個學校的小活動,而是每個人都應該體會及欣賞的人文藝術,這是概念上的建構。這三大創新,也奠定了公演成功的基礎。

最後輪到了梅竹賽,它畢竟還是全校知名的大活動,加上有淵遠歷史,想要在創新就須花上較大的工夫,這點陳香妤很清楚,因此他們在一開始的腦力激盪中,就沒有對活動設限,希望透過一個核心想法,讓交大人感受到梅竹工作人員的用心。加上今年是梅竹五連霸的關鍵,他們便想出了「五『狐』亂華」這個意義深刻的標語。

談到交大活動,不禁又要想到學生的特殊風氣,要符合交大人的行為模式,才會有人願意參與,而這也是他們最大的創新,也就是量身訂做。既然知道交大人喜歡夜唱,喜歡一群人玩在一起,他們就舉辦了千人殺蛙大烤肉,此舉最後也奏效了,當天來的人數應該有超過一千人。另一方面,走進新竹市,也是他們講求的特色之一,因此,這次梅竹賽特別舉辦了十八尖山路跑,邀請市民共襄盛舉,難免活動會有風險在,但在工作人員細心指揮及熱情招呼下,圓滿成功的結束這意義深厚的活動。

聽完了三位總召的觀點,筆者認為三者最大的共同點是跳脫自我的框框,換個角度來看世界,從本身優勢出發,尋求外界的資源及合作,進而創造雙贏的局面,是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

活動中最大的困難及挑戰
聊到遇到的困難,三位受訪者異口同聲的說:「人」。在一個團隊中,有各式各樣的人,他們組成了一個小組,也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最大的挑戰不是如何帶領他們,而是如何懂他們,「人心最難」難就難在變化莫測,你始終無法猜測他人內心的想法,又怎能夠去領導他的心呢?

郭建華提到一個例子,考試前後,是每個成員情緒起伏最大的時候,尤其是在活動前的那次期末考,要兼顧功課及社團,時再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因此,那時候的他就變成了「消防車」,常常要不斷滅火,但是卻澆熄不了自己心中的火,最後只好默默爆發,而這場火就是壓力,如何有效的紓壓,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林佳蓉此時也提出了一個不同觀點,她覺得最難的地方是統合各方的意見,當意見紛歧時,要如何有效溝通,最後產生共識是必須面對的問題。這次外文公演中,她不僅要和組內成員溝通,還有許多外部連結,例如:劇場人員、產官學長官、…等,這些溝通都是需要技巧的,尤其是要看對場合說對話。

陳香妤則是換個角度思考,從本身出發,她面對的「人」是自己,有的時候她會覺得很煩,因為位子越高,要處理的雜事就越多,受到的批評也會越多。不過,她認為自己是個較樂觀的人,遇到任何意見都可以坦然面對,並且從別人身上看到真正的自己,這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事。

除了三位受訪人的想法外,對於困難及挑戰,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答案,那就是經費。俗語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沒有錢空有理想也沒辦法成功,向外界尋求贊助支援時,就是一段艱辛的過程,但他們最後都做到了,而這背後很大的因素就是鍥而不捨的精神以及不怕辛苦的堅持。

個人的成長
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最後一個段落,俗話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凡是經歷過的人,必定有許多不同的想法及思維,這些都是每個人最寶貴的經驗,也是一段成長的軌跡,或許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一條路,但若能知曉前車之鑑,或許將來的路將能夠更加順遂。

郭建華的成長
他覺得自身最大的成長來自於和人的互動,早在高中時候,除了少數幾個較親密的朋友外,他其實並不太常關心朋友,大多只是就事論事,進入大學後才真正學到與人溝通的能力。另一方面,他找到了抗壓及餓不死的能力,很多人以為進入大學就要玩四年,但是課堂上的學習真的是有用的,如何利用這四年的時間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並且挖掘自己的長才,是大學必修的課題之一。

林佳蓉的成長
她最大的成長就是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此話怎說,林佳蓉回憶道大一的她只知道自己將來要出國讀商管或法律,於是接受了很多挑戰,也參加了很多活動,然而,她的本意並非完全喜歡活動的本質,而是希望藉由活動來證明自己有能力,為虛浮的目標而做事,然而做的越多,卻只是找到別人眼中的妳,而非自己的妳,最後在上帝的懷抱中,慢慢發現自己的目標,並找到自己一生的價值。特別是經歷過畢業公演的挑戰之後,她更深的經歷到上帝的真實與創意!

陳香妤的成長
她個人認為最大的成長是找到包容人的方式,一般人在對人時,大多是就事論事,常常不會退一步為他人著想,慢慢就會讓自己較事情導向,不懂的寬恕及謙卑,但她認為事情的對或錯,並非如此的絕對,有時後換個角度想,或許又是不同的答案。另一方面,她也認為大學是人生中最後可以嘗試錯誤的地方,勇於嘗試,不要侷限自己,不要讓自己的思考僵化,才能夠面對未來不可預測的挑戰。

總結
回顧這兩小時的訪問,對於筆者來說,也是一個嶄新的收穫,雖然我們都是同學,也都是大四的學生,但每個人的想法卻不盡相同,而這就是七年級生最大的優勢,在現有良好的資源下,各盡其才,各自發揮,背後衍伸出來的就是無限的創意。回到一開始的前言,七年級生是草莓族嗎?在場的三位一致用行動證明這個答案是否定的,正如以上同學所說,換個角度思考,不難找出自己的一片天空,七年級生的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我們的弱勢或許就是優勢,我們的個性搞不好就是未來成功的契機,「地球是圓的,但世界是平的」這是當下最紅的一句話,它也象徵只要有心,我們的未來將無限寬廣,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ve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