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霖 撰文

人生淡泊,只是對金錢、美女和貪生而言;淡泊人生,對學業、事業、義務和職責絕不能淡泊。什麼叫淡泊?全宇宙儘我所充、而茫茫不顯我形,那萬有均涵於我內,我都不涵於萬有之中老子  

       
人生是短暫的,也是漫長的。

       
打從出生的那一刻,我們就不斷的追求,小時候肚子餓時哭鬧,難過是撒嬌,玩具舊了再求父母買新的,長大一點時,上托兒所、幼稚園,和同齡的小朋友玩耍,校慶時換上可愛的童裝,在台上表演逗趣的戲劇。到了小學時,考試、讀書、寫字,看到同學的玩具和收藏,忍不住吵著父母去買,看到大家流行的磁鐵,也想要自己收集,以免落後別人。中學時,每天考試,為了比九十九分高一點,我們開始補習,上完課後到家教班,看到同學努力一些,就覺得自己不能輸人。上了高中後,情竇初開,別人有男女朋友,自己孤單一人會很落伍,看那永無止盡的考試,每天讀到三更半夜,也只為了上所好大學。名校迷思,金錢誘惑,比較心理,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似乎從來沒有換過,但這真的是好的嗎?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種角色,一種角色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就是一種人生。上天是公平的,沒有人是完美的,有優點也有缺點,有高潮也有低落,就像一張白紙一樣,隨著人生的歷練慢慢豐富其色彩,即使有些污點,有些折損,但在觀眾的眼中依然是美麗的,因為那是用生命所產生的傑作,那是獨一無二的。周大觀用生命寫詩,用自己親身例子感動千千萬萬的人,那不畏癌症,力抗病魔到底的精神令人動容,若你身體健康,是否更該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屬於自己的故事,這也就是老子眼中的道。

       
「道可道,非恆道也。名可名,非恆名也。」道德經第一章開宗明義就定義了道的意義,如果到能夠用言語表達,那他就不再是普通的道,如果名可以用文辭來闡釋,那他就不再是普通的名。每個人心中與生俱來就有一種道,它是萬物的開端,換句話說就是一種本心,也是人存活的意義。無生天地,天生萬物,如何看透這個世界、這個人生,就是道家所追求的境界。此話說來很玄,但卻含有其豐富意涵,跳脫古代的框框,來到二十一世紀後,前人的智慧還是有其道理在。

       
翻開每日報紙,政治上的爾虞我詐,企業間的角力,現實社會的親身例證,多少個血淋淋的例子,一夕之間從最高峰落下,那些名利、財富瞬間就沒有了,2006年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甫獲美國艾森豪獎學金、前往美國學習的中信集團辜仲諒,原先的意氣風發,如今卻換來不能回來台灣的命運。再看屏東的方家,一場百年大地震,毀了原先美好的家,那新聞上熱淚盈框,不知令多少觀眾感同身受,不禁留下眼淚來。這些發生在現實生活的例子很多,但更多是為人不知的故事,故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反璞歸真」,用更闊達的心胸來看事情。

       
人生中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很多事情就只差在心態。從前有兩位赴京趕考的書生,在路途中遇到抬棺材的喪禮隊伍,一人較悲觀,心想這下完了,認為觸了霉頭,結果考試果然文思枯竭,理所當然就沒上榜。而另外一人天性樂觀,看到棺材後,非常高興,認為自己即將升官又發財,結果考試時文思泉湧,順利獲取功名,衣錦還鄉。這兩個人理論上實力相當,但結果卻差很多,就是因為心態上的不同。這只個例子,或許沒有那麼巧合,但心理作用的確會影響我們的思維,甚至影響最後的結果,有些時候,心情的煩悶,也會影響到自己事業上,一旦被其左右,很有可能一蹶不振。

       
每個人生來就有一種命,出生在哪裡,並非自己所能決定,但未來路怎麼走,卻掌握在自己手裡,只要一切符合於道,自然有德,上天都會助你一臂之力,這也是道家積極的思想,常常有人笑說,「既然一切都無所爭,那我也不要工作了啊!反正老子告訴我們要無欲、無為。或者當我遇到困難挫折時,也不要去理它,大不了就返鄉種田,或是回老家吃老本。」若這麼簡單,豈不是人人都是聖人了!老子在第七十八章中提到「水之勝剛也,弱之勝強也」,無非是希望我們能夠放下自己的身段,暫時忍受一時的屈辱,只要有堅強的意志,一定可以攻堅克強的。

       
除了心境上的轉移,恬靜自然的生活,老子還提到了道是天下所歸的觀念,「執大象,天下往」只要執掌了大道,普天之下的人們都會歸服嚮往他,在我眼中看來,大道是一種正直的態度,只要心是正的,胸懷大度,觀念又是具有未來性的,則人民都會跟隨他,然而如果心術不正,沉迷在聲色美食之中,則他人就會唾棄他,鄙視他。正如同岳飛的浩然正氣、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千年以來,依然讓後代傳為美談,而秦檜這樣的奸臣,就只能永遠跪在岳飛墓前,遭人唾棄,遺臭萬年。

       
有人說:「做人是一種修養的功夫。」人活著一天就得做一天人,擔一天憂,盡一天責,就得講一天修養。而大道也是這個修養,只要有一息尚存,一刻就不能鬆懈。修養首先從不違背本心開始,路上撿到錢,拾金不昧的人不會違背自我良心,也不怕撿了太多錢還怕被偷,看到女色誘惑,剛正不阿的人不會隨之搖擺,也不怕偷腥後要負擔一切責任。這或許和一般人的認知有些衝突,但卻是道德的最高規範,也是早年社會為何可以夜不閉戶的原因。

       
回到最前頭,人生是短暫的,也是漫長的。在時間的巨輪內,幾十年的光陰只不過是其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一世功名、一生清白卻能流芳百世,歷久不衰。人生淡泊,但不應該淡泊自己,對於生命中一切大道的事情,要努力去做,勇於實行,只要是正的,上天就會支持,只要心裡有志,就能夠排除一切障礙,勇往直前。我們現在雖然還只是學生,但卻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大學培養出來的品格會影響到人的後半輩子,不可不慎重對待。

       
首先,我們自己追求的究竟是什麼?是考試得高分,賺大錢,還是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從小到大,我們生活圈或許較窄,左鄰右舍可能還是同學,因此讀書變成第一優先,但是進了大學後,百花齊放,五花八門,什麼樣的人都可能遇到,此時每個人都有了不同目標。有的人可能會說,我想要在大學四年內好好讀書,在拿個書卷獎出國,有人說我要好好打工家教,賺多一些錢補貼家用,甚至有人會說,我要交男女朋友,享受甜蜜的兩人世界。我想以上都是好的,因為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興趣及規劃,但是你們是否有想過,得到了後,那下一不是什麼呢?或許你會說,我要再追求下一個目標,那人生就將只會是無止盡的追求,甚至到了後來連自己在追什麼都不知道了。

       
我看過一部電影「命運好好玩」,內容敘述了一位建築設計師,因為事業太過忙碌忽略了家庭,因緣際會下得到了一個可以任意操控自己生命的遙控器,可以看到過去,也可以跳進未來,唯一的缺點是不能倒退。於是,他為了趕快看到自己升官的樣子,便把時間調到那一刻,結果他發現當自己變成首席設計師後,卻失去了健康及家庭,但他要返回時,卻已經來不及,沒辦法改變現狀的他,為了下一個追求的目標,不斷的跳進未來,最後卻發現一無所有,默默的離開人世。當然故事的結果還是以喜劇收場,但當他發現這一切都是夢時,非常興奮,彷彿重生一般,高興的對家人又親又抱,並且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

       
聽完這個故事,在回頭想想各位現在的目標,無論好壞,我只想問你們,當下會不會後悔?會不會後悔自己浪費了光陰,卻盡做一些後來覺得無意義的事。時間寶貴,更應該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青春寶貴,寸金難買寸光陰,只要將來不會後悔,那就勇敢去嘗試吧!若不能在大學時期就懂得這個道理,將來出了社會,展開忙碌人生後,就常常會忘了一開始的初衷,忘了當初讀書的目的。

       
另外一點是心態,那是一種虛懷若谷、認真學習的態度,擁有開闊的胸懷卻不做作,擁有強烈的求知慾卻不會給別人太大壓力,這也是我想強調的第二點。大學是學習的天堂、知識的寶庫,能夠進入這個殿堂就是一種福氣,學海浩瀚無涯,更應該自由發展,朝想學的方向前進,常有人認為,我只要將本身的課業學好就好,其他的不用理他,我想那是較不好的想法,「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必修三學分中,社團和愛情都是很重要的,若不能完全兼顧,至少要從中學習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學習與人溝通相處,團隊生活,並且試著聆聽別人,與他人分享。當見聞增多後,心胸自然也寬大,不會在意太多人與人間雞毛蒜皮的小事,並能用更寬廣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選擇及人生的方向。

        最後還有大道,對於大學生而言,這種正直的態度和道德心絕對是必備的。自古以來,青年人就是社會改革的動力,也是新潮流的思想起源地。民初「五四運動」正式掀起近代中國白話文的革命,一群北大的學生,站在時代的最前線,用自己青春和旺盛的生命力喚醒沉睡的巨龍。學生時代也是最有勇氣、最沒有束縛做一些「偉大事情」的時候,我所謂的偉大事情其實就是青春的夢想,例如:和三五好友騎腳踏車環島一周、一個人獨自到別的地方旅行、關懷弱勢團體、建立一個新社團…任何你覺得該做,且不做很可惜的事情都算在內,但前提是絕不能違背自己的道德良心。那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一種修養,如果連大學生都本末倒置,國家的未來又該怎麼辦呢?每個人都是一張白紙,一旦墊污了,就很難清洗,甚至會擴散影響到其他地方,因此良好的品格是重要的。

       
總結以上論點,再看看老子「道德經」一書,若說其完全是達觀想法,到不盡然,重點是樂觀中帶有積極,忙碌中不失本心,他給人在亂世中繼續向前的力量,也給人勇氣面對任何困難,「全宇宙儘我所充、而茫茫不顯我形,那萬有均涵於我內,我都不涵於萬有之中。」世界之大,舞台之寬廣,將自己放在小小的井內,無非是侷限了自己,若將自己放在宇宙中的某個角落,才會知道這個世界究竟有多大,放眼古今,一旦我們參透了這個道理,那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將如流水般消逝,從現在起,用更積極的態度過生活,明天都將會更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ve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