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前幾篇國際志工及新書介紹後,我決定嘗試寫些不一樣的文章,順便反映一下現況,向各位朋友分享學習的心得。在研究所同學的建議下,我決定寫一篇關於研究的文章,也釐清這半年來做研究的一些盲點。
什麼是研究?
研究的核心是判斷問題在哪裡,但初學者常常不懂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並且在不重要的地方打轉,這是我半年內遇到最大的問題。例如:研究主題是concatenated decoder,但我沒有先搞懂理論,反而先去降低parity check matrix的cycle。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作法,就算真的成功降低了,那又意味著什麼?
如何找到核心?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想要學習一套新的演算法,應該是先理解它的概念與想法,才去研究如何去達到這樣的效果,而不是從算法了解設計的概念。
這是研究生必須調整的心態,也是我們學習的方向。對於一個新知識的問法,第一個是問:解決什麼問題?第二個問:用什麼概念去解決?最後才是問怎麼去達到那個概念。讀論文也是,我們要學習作者研究的過程,並非只知道作法,更不可以說「論文這樣說,我就這樣做」。
整個研究所最有價值的訓練在於釐清問題,接著才是尋找解決方案,實作是最不重要的。當你前兩者具備,後者翻翻書就可找到。書本是寫怎麼去達成,所以書是拿來查的,只有在需要時才去尋找實作的工具。當然,本身領域愈廣愈好,這樣可以快速找到你需要的工具。
我們都修通訊很底層的課,通道編碼、數位通訊、無線通訊、統計通訊,基本上就會讓自己對所有領域有初步了解,不需要懂到很深,懂到很深是等到須要實作在去弄懂。弄清楚研究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至於怎麼做是最不重要的,當搞不清楚最後的目標,所採用的方法都是毫無意義的,因為產生出來的任何結果都不知道是否符合研究的需求。因此,當遇到研究瓶頸時,首先想想這個題目的目標是什麼以及期待看到的結果。如果連自己都無法預期結果,就算僥倖答對也可能被忽略掉,況且還不知道答案對不對。
在此要強調一個觀念,程式所跑出來的結果是為了驗證想法,不是用結果來推導想法。
跑程式的過程中,結果不是最重要的。研究生應該要從這些試探性的作法中,找出有價值的觀察,並且試著整合它。這些觀察會幫助我們得到更舉體的想法及思考,並非只有對或錯兩種答案。
我的指導教授告訴我,在他第二年研究所生涯中,有個問題令他十分困擾。為何1加上根號2可以直接寫成1+√2。沒有人證明這個寫法,於是他試著證明這個等式成立。這個看似直覺得問題卻隱含許多數學的基本知識,身為研究生都應該學習這樣的思考,如此才能提升整體的研究能力。
以上拙見,跟各位研究生朋友分享,如果你們有更多想法,歡迎回文或來信討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