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是「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泰國工作隊領隊,因為寫書的關係,認識了許多志工界的好朋友,前些日子更有幸和賴大哥見面,一睹本人的丰采,並且交換了一本著作。看到他的故事,我更加佩服他的勇氣,尤其是這篇文章,更是寫出了許多志工共同的心得,如果我們都能夠用心體會週遭的一切,我想每個人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的,在此也特別推薦他的書。

-----------------《邊境漂流》文章摘錄---------------------
放棄說的聽的,用心感受

進到難民營內,則是另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擁擠的生活空間,侷限的活動範圍,被迫的生活方式,皆清楚顯現在營裡每個人的面容上,我找不到在泰國鄉村裡熟悉的自在感。初次見到難民營時,映入眼裡的是被鐵絲網藩籬所圈圍住、無數雜亂錯置的茅草屋舍,如烙印般的深植在腦海裡。

失去自由當是世間至極悲苦之事,何況竟有十幾萬人在數座難民營裡已生活了二十餘年之久。相較之下,我出生在台灣而非緬甸,因而能選擇赴海外唸書、工作,但他們只因為誕生在難民營裡,便注定了可能要當一輩子的難民。

千萬不要以為海外工作者就得精通多國語言,我自知從來不是個用功的學生,也未曾具備語言天份。很多時候,反正本來就聽不懂,乾脆放棄用說的或用聽的,而是選擇用看的,也就是仔細觀察人們在做些什麼,想表達些什麼。後來我發現,很有意思的是,多種語言同時存在一個時空裡,其實就代表了只需要一種最根本的溝通方式,那就是彼此的一個表情或動作,無論有意無意,便已傳達最直接的訊息給對方。

隨時給自己心理建設,保持對人、事、物的高度興趣,勇於嘗試,樂於接受,敢於承擔,該是比學習語言更重要。簡單的說,人們吃什麼就跟著吃什麼,喝什麼也就跟著喝什麼,但穿什麼就不一定要跟人家一樣,因為可能會變成觀光客,但也不要太不一樣,因為可能會變成街頭藝人。時刻得提醒自己,文化沒有優劣好壞之分,有的只是差異不同罷了。

其實,參與海外服務工作的首要任務,並非急著去幫助什麼,或趕著要改變什麼,因為長久複雜的戰亂問題及當地貧困情況,並不會由於我的短暫到來便迎刃而解或有所改善,而是應該調整自己來配合當地步調,試著去瞭解當地的人、事、物,同時也讓對方有機會來認識我。

月曆已撕去了許多頁,年曆也換了幾本,日子一天天流逝卻更加真實。

初抵泰緬邊境時,我的年紀已是二十八歲,擁有工作經驗和專業學歷又如何?我對在地環境的認識仍然有限,甚至連觀察思考能力都不足。但透過與當地的日常良好互動,我知道自己已逐漸熟悉這塊土地,並漸為這些人所接納。

勇敢活下去

一艘疾駛於泰緬界河上的扁長木舟,柴油馬達吃力的轉動著螺旋板,船體朝北方逆流而上,在充滿綠意的河面上畫出陣陣波浪漣漪。

輕鬆望著岸邊壯麗無比的原始山林,實在很難相信這幾乎觸手可及的平靜安和,竟是動盪數十年的緬甸國度。此刻旁邊身著黑色制服荷槍實彈的護送人員,食指緊扣扳機處,刻意壓低的黑色帽沿,仍可清楚看到專注而警覺的眼神,更加深了存在心中許久的沉重壓迫。

那是我來到泰緬邊境後的第一個夏季,一行人前往邊境某個小村落,發放賑濟米糧給一群為躲避戰火,不久前才跨越界河逃到泰國的緬甸難民,他們在逃難過程中失去了原就所存無幾的家當。

逃難的人們為了怕被緬軍發現,甚至不敢生火煮食,僅能找些野菜野果來裹腹,孩子們營養不良的瘦弱四肢,清楚訴說著有一頓沒一頓的逃難歲月。邊境的另一岸,不時傳來槍砲聲響,百姓的驚叫呼喊,近半世紀以來的武裝抗爭和軍事掃蕩,迄今未曾停歇。

這得從這些流離人民的故土、動盪不安的國度─—緬甸談起。

緬甸是上天眷戀的富富庶魚米之鄉,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不但氣候溫和少有天災,境內河川縱橫,相當適合種植五穀雜糧,曾經為亞洲主要稻米生產國之一。原始林木更是天賜資產,森林覆蓋率幾占全國一半的土地,是世界上柚木產量最大的國家。同時,許多地區蘊藏豐富的珍貴玉石及質地良好的稀有寶石,長久來皆享有盛譽。

但如今,這個國家卻淪為聯合國機構評定的糧食嚴重匱乏、醫療教育低落、人權侵害嚴重的世上最低度發展和最貧窮國之一。

如非親身經歷,實在難以想像所謂難民的生活,過著失去自由的日子。難民被收容安置在營區內,雖然能夠得到人道救助資源,卻同時得接受庇護國政府的控管,無法自由出入營區。

返回故鄉,是所有難民心中真切渴望。回家,一個再單純不過的想法,對於同樣身處異鄉的我來說很容易,只要想回家,有假期、有機票,隨時都可以返回台灣。但對逃難來此的難民而言,故鄉的一切早已人事全非,家園已被破壞殆盡。

想回家,卻仍回不了家;回了家,又要回到哪兒呢?還是,難民營可以當做家嗎?

二十餘年的光陰,足夠讓當年抱在懷裡逃難的嬰孩,在營內結婚,身為人父母。這不算短的時間,能讓許多懷抱夢想的青壯年,不得不面對自然律則下的疾病衰老,最終,被安葬在營區旁一處荒蕪的坡地。

逝去的身軀,似乎終能掙脫鐵牢的囚禁。然而,獲得靈魂上的自由,依舊無聲的訴說著永無返家之日的異鄉漂流。

不安的寂靜──緬甸境內流離失所難民

如果想像自己世代居住在一個偏遠村落,周遭是山林圍繞的美好家園,捕獵耕作為了三餐辛勤勞動,這樣生活也許困苦,但仍是美好的,一切都如此安詳平靜。

傾刻間,耕作多時的小米田被踐踏在軍靴底下,遮風避雨的屋舍被焚毀殆盡,相依相存的親友無聲的倒在仍冒著硝煙的槍桿下。懷裡抱著受到驚嚇嚎啕大哭的嬰孩,耳邊仍傳來陣陣槍響聲,不得不逃離安身立命多年的家園,躲進叢林深處挨餓受寒,還得恐懼誤踩地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ve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